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法國消息-名勝古蹟展出當代藝術,評價兩極化

  • 發佈時間:2018-04-16

-在著名古蹟、古堡、修道院或教堂展出當代藝術在近年來越來越流行。融古納今,讓兩者之間作對話,甚至藉著當代的東西吸引年輕族群親近藝術文化,是這些展覽的最初用意。但不可諱言地,這些展覽的效果也常常出現兩極化的評價,【藝術雜誌】在最近刊登一篇專文探討這個議題。
專文以人體器官移植來比擬當代藝術和歷史建物之間的關係-要不就是得到接納,要不就是引起排斥。最好的例子是封號媚俗(kitsch)教父的美國藝術家坤斯(Jeff Koons)數年前在凡爾賽宮的展出,以及兩年前Paul McCarthy在巴黎珠寶廣場展出被視為影射情趣用品的「聖誕樹」時,所引起的劇烈反彈。
「現成物(ready-made)、媚俗作品的粗暴侵入,乃至對建物古典氛圍和工匠技藝的挑釁可能被視為沒有品味,或更糟-破壞建物的完整性。同時,在(一般大眾)缺乏詮釋這些極簡藝術(Art minimal)或觀念性作品語彙關鍵的情況下,相對於有力又具象徵性的建築本身,可能看不懂或忽略這些作品」,專文指出。
因此,專文認為當代作品與古蹟是否在意義上有所連結是個關鍵。「古堡裡作展覽必須具備恰當性,而不純是把建物當作背景道具。它必須是眾人咸宜,不強迫不挑釁,尊重那些原是為了古堡而來的人的眼光」,香波古堡執行長Jean d’Haussonville表示。這當然是因為顧及絕大半民眾對當代藝術的題旨仍不瞭解,而且他們是帶著一定的歷史情懷和憧憬去參觀古堡,因此對其不認同或不明白的創作有可能感到反彈,甚至覺得它褻瀆古蹟。
藝術作品的厚度,亦即美術的力道和象徵性的共鳴感因此十分重要。
「Koons在凡爾賽宮引起的近乎超現實的震撼讓我們重新省思了當代藝術和古蹟間的關係。對我而言,在一座歷史建物裡展出,而不思考作品和建物間的連結意涵是矛盾的。藝廊和美術館一定更適合這種藝術市場的遊戲。香波古堡可不是一座可供隨便塗抹的白色立方體」,古堡策展人Yannick Mercoyrol附和了上述執行長的觀點。

藝術雜誌也援引曾經擔任文化部造型藝術司司長,後來轉進著名梅格基金會(Fondation Maeght)執行長的Olivier Kaeppelin看法,以及他最近為Biron古堡所策劃的「盎然自然」特展為例。「用名氣來吸引觀眾,而未對建物本身深思熟慮,就只是沒有意思的旅遊休閒。同樣地,如果是太過於菁英主義的藝術,也沒辦法感動一般大眾。展覽必須考量地點、民眾,但也同時具有藝術的意圖,能夠教導民眾體驗藝術」,Kaeppelin認為。他從梅格基金會挑選的作品,因此基於此種信念,著重在Biron古堡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乃至創作與生命力的關聯。